警徽作为公安机关的法定标识,其制作过程需严格遵循国家标准。针对制作单位常见的疑问,现整理以下关键问题解答:
一、材料选择问题
- 金属材质要求:根据GA 244-2000标准,正式警徽须采用铜质基材,厚度不低于1.2mm。常见误区是使用铝合金替代,此类材质易氧化变色,不符合耐久性要求。
- 珐琅工艺标准:彩色部分必须采用高温烧制珐琅,市面常见的印刷贴膜工艺属于违规操作。建议要求供应商提供珐琅烧结温度记录(不低于800℃)。
二、工艺规范要点
- 尺寸公差控制:直径60mm的警徽,允许误差仅±0.5mm。特别要注意麦穗齿尖的锐度保持,建议使用激光切割工艺。
- 立体浮雕处理:盾牌、长城图案必须呈现明显立体层次,浮雕高度差应达到0.3-0.5mm。常见平面冲压制品不符合规范。
三、验收常见缺陷
- 色彩偏差:警蓝色(Pantone 2945C)与金黄色(Pantone 116C)需提供色差检测报告,ΔE值应≤3。
- 装配问题:背面紧固螺栓应采用304不锈钢,螺纹配合度需通过10次拆装测试。
- 表面处理:电镀层厚度不低于8μm,盐雾试验72小时无锈蚀。
四、特殊场景解决方案
对于临时活动使用的布质警徽,必须确保:
- 使用加密织造工艺,防止仿制
- 加入防伪荧光纤维
- 背面需有可追溯的编码标签
制作单位应建立完整的质量档案,包括原材料检测报告、工艺参数记录、成品抽检数据等。
